总体介绍: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组目前有十位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1人,工程师2人。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可以形成梯队,且队伍稳定。生师比合理。教学组每位成员均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良好的敬业精神,主要成员中四位主讲教师与一位高级实验师均有近20年的教学经验,每年年终考核成绩优秀,教学组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过程中,注重开展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结合重点课程建设与教学科研项目,认真指导青年教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程教学组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科研水平。10位教师均主持或参加正式立项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总计25项,其中,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浙江省科技厅项目3项,浙江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厅项目3项,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4项,杭州市科技局项目2项,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研究项目1项,浙江省十五重点教育规划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规划项目3项,浙江省面向21世纪教改项目1项等;近3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8篇,其中被SCI,EI收录16篇。
课程教学组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5年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科技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三等奖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4项,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6项。
课程教学组2002年获浙江科技学院“三育人”先进集体,1人获“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1人入选“浙江省151第二层次培养人员”,1人入选“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获浙江科技学院“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 。
物理化学任课教师一览表: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
|
|
男
|
教授
|
物理化学
|
课程负责人
主讲与实验指导
|
|
|
女
|
教授
|
物理化学
|
主讲与实验指导
|
|
|
男
|
教授
|
物理化学
|
主讲
|
|
|
女
|
高级实验师
|
基础化学
|
实验指导
|
|
|
男
|
副教授
|
物理化学
|
主讲与实验指导
|
|
|
女
|
工程师
|
基础化学
|
实验指导
|
|
|
女
|
副教授
|
基础化学
|
实验指导
|
|
|
男
|
工程师
|
基础化学
|
实验指导
|
|
|
女
|
工程师
|
基础化学
|
实验指导
|
|
|
男
|
副教授
|
基础化学
|
主讲
|
|
|
男 |
讲师 |
基础化学 |
主讲 |
| 成 忠 |
男 |
副教授 |
物理化学 |
主讲 |
张立庆:
张立庆,男,二级教授,教育部全国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化学类与化工制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科技大学教学督导组组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标兵,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长期从事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4项,作为主持人 “物理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无机及分析化学”被认定为国家一流课程,“物理化学”和 “无机及分析化学”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浙江省一流课程、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编出版教材7部。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浙江省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浙江省“十二五”优秀教材奖1项,浙江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1部。在科研工作中,主要从事多相催化与化工智能优化研究,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被SCI或EI收录22篇。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标兵”,“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科技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一等奖,连续3次获浙江科技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
曾 翎:
教授,女,学士,江西省吉安人。浙江省“十五”纳米技术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应用工程专家组成员。学科方向:催化化学。1982年1月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化学系。1982年1月--2001年8月,在河南省平顶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2001年9月起在浙江科技学院生化系工作。主讲“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环境化学”等课程。参加国家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和参加省市科研项目8项;获省教育厅优秀成果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主编《物理化学实验》(教育出版社)、参编教材两部。在《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4篇被SCI收录,2篇被EI收录。
陈钢进: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男,理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理事,《功能材料》、《功能材料信息》杂志编委,现任浙江科技学院功能材料研究所所长。1961.9出生,浙江磐安县人。1982.7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1982.7~2002.9在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任教师,1996.9~1999.10在同济大学玻尔固体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9~2002.9 在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德国Fraunhofer 应用聚合物研究所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访问研究。2002.9起在浙江科技学院生化系任教。曾任政协金华市委委员、政协金华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实验室主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现主要从事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主讲过无机化学、配位化学、高等无机化学、材料化学、无机合成、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1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通过省级鉴定项目2项,获省厅级奖2次;中德合作课题1项;获上海市倪天增教育奖励基金一等奖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李菊清:
女,高级实验师,本科,浙江温岭人。学科方向:应用化学。基础化学实验中心主任、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曾担任“现代检测技术”、“检测方法的设计与实施”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 “仪器分析实验”等课的讲授。主要成员参与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课程先后被评为 “浙江省精品课程”。主持完成浙江科技学院重点教学研究项目一项,正主持浙江科技学院重点课程建设一项;主要成员完成浙江省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十五”重点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共五项,院级教学研究项目三项;通过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鉴定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鉴定等二项。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和浙江科技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项。主持完成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项目一项;主要成员完成浙江省科技厅科研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分析测试基金项目等七项,横向课题多项;作为主持人获浙江科技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主要成员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通过省部级鉴定二项。正主持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项目一项,参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
姜华昌:
男,博士,副教授。学科方向:物理化学与催化化学专业,2004年3月进入浙江科技学院生化学院任教。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科技厅项目2项。现主要从事物理化学和催化化学方面的教学和催化化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7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
成忠:
男,博士,副教授。1995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化工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9月进入浙江大学化工系硕博连读,2005年6月获博士学位。学科方向:(1)化工系统工程,包括过程建模、仿真和优化;(2)化学化工信息智能处理,涉及现代统计,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化学计量学方法等。近年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重点科技项目2项、学校教研项目及横向等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15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现主讲“化工数据处理”、“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等课程。
俞远志:
本科,女,浙江桐乡人,工程师,学科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1999年6月毕业于浙江科技学院生化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9月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99年8月进入浙江科技学院任教,现主要从事应用化学方面研究。参加多个省科技厅项目和省教育厅及省分析测试基金项目。主持多个横向项目。
傅晓航:
女,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
,
2003---2005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班学习。曾在浙江省轻工业学校任教
,2003
年
9
月进入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化学分析工考评员,
主讲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曾在《浙江化工》、《化学分析计量》等杂志上发表论文。
杨志祥:
硕士,男,江西弋阳人。学科方向:化学工程,1999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4月,进入浙江科技学院任教,现主要从事应用化学方面研究。参加企业开发横向项目多项。在《化学世界》、《染料与染色》等国内核心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助理工程师,博士,女,湖南株洲人。学科方向:生物医学工程。2000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在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从事神经生化与药理的研究与开发。曾参加企业开发横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1篇。
王耀翔:
副教授,1983.06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2003.10—2005.03月于浙江大学环资学院第七期< 环境科学>研究生班结业。1983.07—2003.12在浙江轻工业学校任教,2004.01—2005.06在浙江科技学院中专部任教,2005.07到浙江科技学院生化学院任教。1997年11月晋升为副教授。担任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有机化学等基础化学课教学,担任固体废物处理、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等环境专业课教学。发表数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