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浙江科技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网站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旧版入口
 
·关于进行2023级< 无机及分析...
·关于进行2023级< 无机及分析...
·关于本学期2023级《无机及分...
·关于本学期2023级《无机及分...
·关于进行<Chap.9 s、ds、d区...
·关于进行<Chap.8 p区重要元素...
·关于进行<Chap.7 配位平衡与...
·关于进行<Chap.6 物质结构>网...
·关于进行<Chap.10 可见光分光...
·关于进行2023级<无机及分析化...
·关于进行<Chap.5 氧化还原平...
·关于进行<Chap.4 沉淀平衡与...
·浙江科技大学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精品课程网站
·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浙江教育网
·浙江科技大学网络课程平台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资讯网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超星学习通
 
参考文献
您的位置: 首页  >>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资料
1、无机及分析化学解疑与思考,张敬乾主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无机及分析化学题解,赵中一等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华彤文等著.普通化学原理.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严宣申等著.普通无机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武汉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7、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等编.分析化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8、武汉大学等编.分析化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9、彭崇慧等著.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0、 c.tton F.A.w insan G.Bas记lnorganic Chemistry.John Wiley 8L Sons,Inc1976(有中译本)
11、 K0lthoff I.M.et aI.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4th ed,Macmillan,1969(有中译本)
12、 Day A.R.Jr.underw00d A.L.Quantitative Analysis·Prentice-HaU,1974(有中译本)
13、常文保,李克安编.简明分析化学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14、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编.分析化学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
15、Robert C.weast.CRC Handb00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70th ed,1989
16、陈寿椿著.重要无机化学反应.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7、南京化工学院等校合编.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18、黄盂健著.无机化学答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9、浙江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著.分析化学选择题填充题选集,第一册,第二册,1988
20、赵匡华著.化学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413
21.《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 彭崇慧 冯建章 张锡瑜 李克安赵凤林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2.《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3.《基础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4. 分析化学,R.Kellner等编,李克安 金钦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
25. 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6. 21世纪的分析化学,汪尔康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27. 分析化学前沿,高鸿主编,科学出版社,1991
28. Chemical equilibrium and analysis,Ramette, Richard W.,Addison-Wesley Pub. Co., 19
29.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5th ed),Daniel C. Harris,New York : W.H. Freeman, c1999
30.仪器分析,赵藻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1.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5th ed.,S. Skoog et.al. , Princeton, 1996
32 仪器分析原理, 第二版, Skoog D A, West D M: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2ed., 1980; 金钦汉译,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
33. 武汉大学等校编. 曹锡章, 宋天佑, 王杏乔修订.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3版).
34. 傅献彩主编. 大学化学(上、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5. 华同纹, 杨骏英, 陈景祖等. 普通化学原理(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6. 严宣申, 王长富. 普通无机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7. 申泮文主编. 近代化学导论(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8.刘翊纶主编. 基础元素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9.胡忠鲠主编. 现代化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0.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 无机化学(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1. 北京师范大学等三校编. 无机化学(第四版,上、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2. 唐宗薰主编. 中级无机化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3. 雪维尔等(美)著. 高忆慈,史启祯,李丙瑞等译. 无机化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4. 唐有祺主编. 当代无机化学前沿.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1997.
45.《大学化学》编委会. 今日化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6唐有祺, 王 夔主编. 化学与社会.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7. 孟庆金, 戴安邦编. 配位化学的创始与现代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三、国外教材和优秀大学生读物
(1) D F Shiver et al. Inorganic Chemistry (3r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 D E Goldberg. Fundamentals of Chemistry,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1.
(3) C E Housecroft and A G Sharpe. Inorganic Chemistry (1st Ed.), Prentice Hall, 2001.
(4) R H Petrucci et al. General Chemistry (7th Ed.), Prentice-International, 1997.
(5) D M P Mingos. Essentials of Inorganic Chemi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6) N C Norman, Periodicity and s- and p-Block Elem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7) J McCleverty. Chemistry of First-Row Transition Met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8) M J Winter. d-Block Chemi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9) N Kaltsoyannis et al. The f-Block Elem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0) A G Howard, Aquatic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1) R D Levie. Aqueous Acid-Base Equilibria and Titr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2) J Winter. Chemical Bond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四、相关的中文参考论文
1 王正烈等. 标准态压力的改变对标准热力学函数值的影响. 化学通报,1993,(5):12
2 刘建军,刘洪波. 热化学中关于反应热的两个问题.化学通报,1997,(1):49
3 苏克和,李秀仪等. 化学反应焓变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 化学通报,1996,(4):50
4 李汝雄. 液、固态的Cp—Cv值及其应用中的问题. 大学化学,1995,10(4):45
5 王莹容. 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之几何意义. 化学通报,1995,(2):62
6 高盘良. 现代熵理论与《物理化学》教学. 大学化学,1994,9(2) :21
7 王明华. 大一化学如何处理平衡常数. 大学化学,1993,8(3) :19
8 魏益海. 对大一化学引入标准平衡常数的几点方法. 大学化学,1993,8(3):22
9 陈景福,华彤文. 实验平衡常数K与标准平衡常数. 大学化学,1994,9(4): 23
10 朱文涛,邱新平. 热力学标准状态与平衡常数. 化学通报,1999,(10);50
11 薛万华,杨宏秀. 谈谈热力学. 化学通报,2000,(3):55
12 武永兴. 浅谈电负性.大学化学,1998,(3):46
13 李大东. 基础研究在炼油工业加氢精制催化剂开发中的应用. 大学化学,1995,10(2):6
14 江学忠,宋心琦. 臭氧层破坏机制仍在争论之中.大学化学,1994,9(4):35
15 任 仁. 受控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种类及其消耗臭氧潜能值. 大学化学,1996,11(1):31
16 王 鉴,朱元海. 反应进度概念与化学反应体系.大学化学,2000,(3):47
17 陈宪岳. 关于反应级数的确定方法. 大学化学,2000, (6):49
18 周长山,董玉环. 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到任意程度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 大学化学,1997,(5): 19 皮 娜. 强酸与弱酸分步滴定的误差公式及可行性判断. 大学化学,1999,14(6):49
20 田卫群,吴少尉,李 红,李常胜. 一元弱酸弱碱准确地定界限的简易推导. 大学化学,1999,(6):53
21 宋 强,杨晓光. 多元弱酸碱平衡体系中平衡型体浓度的精确数值解法. 大学化学,2000, (1): 52
22 石秀梅,田语林. 弱酸及其共轭碱溶液pH值得关系. 大学化学,1998,(1):51
23 魏永臣,李克安.氧化还原滴定的理论公式. 大学化学,1995,10(3)0:17
24 王 基. 水的电势-pH图的绘制. 化学通报,1999,(4):57
25 杨永华. 关于电解质的化学势和活度. 大学化学, 1997,(5):14
26 贾桐源. 配合物的化学式.命名方面的若干问题. 大学化学,1992,(4):27
27 赵梦月. 多重平衡原理在无机化学上的应用. 化学通报,1983,(2):39
28 高 悌,汪 波. 络合平衡计算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大学化学,1987,2(6):47
29 杨 睿, 关于缓冲液酸度计算公式推导原理的商榷,大学化学,2003, 18(5): 51-52。
30 吴 宏, 缓冲溶液pH计算公式的推导,大学化学,2002,17(2): 45-46。
31 任 超, 单核多级平衡体系的统一公式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大学化学,2001,16(6):54-55。
32 龙文清, 计算分布分数的新方法,大学化学,2001,16(2): 53-55.
33 田卫群, 一元弱酸(弱碱)准确滴定界限的简易推导,大学化学,1999,14(6): 53-54。
34 董学芝,离子强度对弱酸(碱)浓度平衡常数的影响,大学化学,1998,13(4):51-54。
35 李传芳, 溶剂效应对酸碱电离平衡的影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3): 8-10。
36 周 权, 利用浓度对数图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37 乔成立, 用林邦的副反应思想处理酸碱滴定分析,高师理科学刊,2003, 23(4): 46-50。
38 龚 琦, 酸碱滴定法间接测定重晶石中的硫酸钡,分析实验室,2002, 21(4): 73-76。
39 张 昭 酸碱双电位滴定法的改进,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 19(3): 15-19。
40 林振宇, 一种简便的极弱酸碱电位酸碱滴定曲线拟合方法,福州大学学报, 2001,29(3):96-99。
41 郭瑞华, 质子自递常数(Ks)是酸碱平衡的重要参数,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1, 23(1): 78-81。
42 刘 云, 多元酸碱分级滴定的可行性判据,化学研究与应用,2000, 12(3):324-327。
43 张 云, 沉淀滴定计算分析法同时测定溴酸根和碘酸根,分析化学,2002,30(5): 605-607。
44 李满秀, 多元分析法在沉淀滴定中的应用,计算机与应用,2000,17(2): 173-174。
45 魏 音, 佛尔哈德与他的沉淀滴定法,化学教育,2001, 7-8: 94-95。
46 刘佳铭, 沉淀滴定法测定碘,分析实验室,1998,17(1): 83-85。
47 毕 莉, 从沉淀滴定的费液中回收银的方法,云南冶金,1998, 27(4): 79-80。
48 陶德祥, 沉淀滴定可引性的判断,化学通报,1990,1: 54-55。
49 王 志, 沉淀滴定法测定磷酸二氢钾中的磷,分析实验室,1992,11(6): 18-20。
50 陈国兴, 沉淀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公式,大学化学,1991,6(3): 54-56。
51 张 云, 无需标准溶液的沉淀滴定计算分析,化学通报,1994,11: 44-45。
52 杨建民, 线性法在沉淀滴定中的应用初探,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1995,16(2): 22-24。
53 张大伦, 校正矩阵同时单点沉淀滴定法研究,分析科学学报,1996,12(2): 112-116。
54 张士国, 谈分析化学中沉淀效应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大学化学,1998,13(3): 50-51
55 邹明珠, 混合金属离子滴定的酸度范围,大学化学,2003,18(6):14-15。
56 贾 英. 电位滴定主成分分析法测定液体推进剂中主要成分,分析化学,2000, 28(6): 782-782。
57 刘建华, 氧化还原滴定反应完全程度的几点探讨,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 24(1): 87-90。
58 梁保安, 氧化还原滴定的数学模型,许昌学院学报,2003, 22(5): 31-34。
59 廖清涛, 氧化还原滴定反应计量点电势通用计算公式探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6: 45-47。
60 卢国壬, 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Al-Mn中间合金中的Mn含量,轻金属,2002, 3: 58-59。
61 黄树茂, 氧化还原滴定中指示剂的影响和校正,分析化学,1992,20(11): 1317-1320。
62 张大伦, 氧化还原单点滴定法研究,分析化学,1989,17(3): 198-203。
63 杜运清, 关于氧化还原滴定可行性讨论,大学化学,1991,6(1):18-21。
64 熊国华, 氧化还原分步滴定的理论讨论,大学化学,1994,9(5): 21-25。
65 魏永巨, 氧化还原滴定的理论公式,大学化学,1995,10(3): 17-20。
66 刘少炽. 元素和单质两个概念的区别. 化学通报, 1958: 493
67 臧祥生, 苏小云. 电子亲合能与原子的Z*/r及电子构型的关系. 大学化学, 1997, 12(5): 17
68 刘秉兰. 分子周期系. 大学化学, 1997, 12(1): 34
69 武永兴. 浅谈电负性. 大学化学, 1998, 13(3): 46
70 张鲁凝. 准确理解和应用Slater规则. 大学化学, 1998, 13(4): 44
71 苟兴龙, 车云霞, 申泮文. 原子和简单分子失电子后的体积变化.大学化学, 1999, 14(4): 53
72 汪 洋. 元素电离能的若干规律. 大学化学, 1999, 14(5): 37
73 赵玉清, 张 虎. 关于元素周期系次周期性的探讨. 化学通报, 1999, (8): 47
74 吴华武, 庄 京. 一种描述金属原子结构参数与其单质密度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化学通报,1994,(7): 75 童工粟. 第110和111新元素的人工合成.化学教育,1995,(7):48
76 何 洋. 元素电离能的若干规律.大学化学,1999,(5):37
77 袁华唐,高学平,杨华滨,宋德瑛,张允什,申泮文. 我国金属氢化物的化学研究. 化学通报,1999,
78 苏勉曾. 材料化学展望. 大学化学,1995,10(3):6
79 周益明,忻新泉. 低热固相合成化学. 无机化学学报,1995,15(3):273
80 陈杰山. 亲氧元素及元素的亲氧性. 化学教育,2000,(50):40
最后更新:2008-6-28 20:58:47

顶部

Copyright©2005-2008 版权所有 浙江科技大学 浙江省精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 
浙ICP备05061323 联系: kjxylqzhang@126.com